航天品質,飛天榮光,天宮一號健身器制造商
河南省鄭州市健康路143號澳瑞特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可隨時撥打我公司銷售熱線:0371-6369 6860 或點擊在線客服與火狐体育官网app聯系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體育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全民健身工作與其他社會事業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全民健身、全民參與已成為社會共識。全民健身,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名片。
頂層設計明方向
1952年,毛澤東同志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確定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根本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全民健身工作不斷得到加強和發展。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正式開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經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開始,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這不但是對北京奧運會的最好紀念,也是進一步發揮體育的綜合功能和社會效應,豐富社會體育文化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已經成為體育愛好者共同的節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頒布,就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體醫結合等發展做出了具體規定。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啟動,把健康中國戰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全民健身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則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親民、更便利、更普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2%。
通過卓有成效的頂層設計,人民群眾的健身意愿持續增長,國民身體素質穩步提升。
破解堵點有辦法
“健身去哪兒”一直以來都是全民健身領域的“牛鼻子”問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為健身群眾營造舉步可就的健身條件和健身環境,全國各地都進行了積極探索。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通過完善頂層設計、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提升建設運營水平、實施群眾體育提升行動,爭取到2035年有效解決制約健身設施規劃建設的瓶頸問題。
從北方的哈爾濱、南方的柳州、中原的洛陽到東部的青島、西部的西寧、西南的昆明,隨處可見建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城市路橋附屬用地、廠房、建筑屋頂的全民健身設施,天橋上的全民健身路徑、污水處理廠上的冰雪運動場、校園里的氣膜體育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全民健身中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從夢想變成現實。
“十三五”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會同發展改革委落實《“十三五”公共體育普及工程實施方案》,共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103億元,支持地方建設公共體育場、足球場、健身中心;共投入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近36億元,資助地方建設社區健身中心、體育公園設施、健身步道等。
創新發展向未來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應對新形勢、新變化,將是全民健身工作者重點思考的問題。
疫情防控期間,為滿足運動健身需求,不少人把健身場所從戶外“搬到”了室內,全民健身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如“云健身”的火爆,以親子健身為代表的家庭體育的興起,以及場景化健身受熱捧。未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互為補充,家庭健身、場景化健身等將不斷發展,全民健身工作應因勢利導,順應居家健身的新趨勢并使之持續發揮效能,推動形成全民健身的新業態,探索居家健身常態化開展的新模式,激發全民健身新動能。
為了進一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繼續推動體育+互聯網和互聯網+體育,打造具有互動交流感的線上賽事,同時統籌線上與線下,融入現代科技,推動網絡賽事活動形成新業態,帶動廣大群眾強身健體,促進健身知識的宣傳和健身活動的開展,宣傳運動項目文化和健身基本知識,傳播健身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促進人們掌握運動技能,形成終身健身的習慣。(轉自7月1日《中國體育報》01版 作者:林劍 劉昕彤)
河南火狐体育平台app下载有限公司 豫ICP備20019684號 sitemap